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艾倫的徒步旅行 由淡水到台南 1875

1875年 ( 同治11年 ) 11月, 英國駐淡水領事館員艾倫 ( Allen Curtis ) , 接獲調職令, 即將赴福州上任。 艾倫趁職務交接前夕, 隨同李庥牧師, 馬偕師生等22人及狗兒普林斯, 徒步南下, 欲參加台南傳教師講習會。 艾倫將此行當作是離任前的畢業旅行, 因此撰寫 ( 自淡水穿越福爾摩沙到台灣府旅行 ) 以玆紀念。 艾倫說:
11月10日, 自淡水古堡 (紅毛城 ) 出發 ,渡船依八里分出入, 憑望觀音山盤旋入海, 復繞西麓沿林口台地南下。 午後抵海岸, 傍晚在桃園小村落和馬偕博士等會合用餐。 趁月色明亮, 栧開大步, 飛也似的行走約10哩路, 夜抵中壢住宿。
11月11日早晨, 空氣清新, 自中壢而下, 睹望山村廬舍, 禽聲嚶鳴, 此地客家移民依山墾地。 栽植稻米, 甘蔗, 行遠駕牛以運, 無非荷蘭人引進, 人省永日之功, 牛無酷熱之苦。 沿途不時看見由兩頭黑牛曳挽負軛, 一起拖拉, 那種牛車輪甚大, 外覆鐵皮, 縱橫衢市, 往來甚便, 車轍之聲 遠近相連。
距離竹塹8哩路, 抵鳳山崎, 兀立層巅, 向西遠眺, 忽訝雪浪雲濤, 俯瞰 ( 鳳山溪 ) 河流蜿延縈于, 山迴靜趣。 對岸城鎮 ( 新竹市 ) 碧宵隱蔽, 黛竹參差。 下到山腳, 溪流湍急, 行渋不易。 搭乘結竹排渡, 船伕拉扯藤繩, 牽繫兩岸木樁, 蕩舟入港。 然遊歷淡水廳首府, 官員形迹不定, 徒具虛名, 致城市商機匱乏, 當晚夜宿竹塹。
艾倫和馬偕在竹塹想拜訪淡水廳同知陳星聚卻未遇。 ( 淡水廳管轄新竹以北的北台灣, 同知是最高長官, 半年駐竹塹, 半年駐艋舺, 當時陳星聚視察轄地, 不在衙門,是否在艋舺不得而知 )
11月12日, 離開竹塹, 沿著西海岸南下, 香山海岸, 沙灘寬長, 迴水潦漲, 由北而西, 綿延至海。 我們渋渡濱海而行, 海上風濤難測 ,附近除了中式戎克船接駁載貨, 外船誤踐漾流則有頃刻危險。 沙灘上有兩艘英國遇風帆船, 斷木廢板, 殘跡尚存。 香山沙灘上擱淺的兩艘英國船, 都是該年10月失事, 亞歷山大號 ( Alexandra ) 二桅帆船在竹塹失事, 英格蘭號 ( England ) 三樯船在台中大安港遇難。 飯店 ( 美山村 ) 牆面張貼台北府軍隊副指揮官公告, 地方船隻失事, 應如何設法保護, 庶使商賈不得受其害, 村民不致重現於罪。 這張告示是署台灣北路游擊樂文祥發布的。
告示上約略說明 自荷治以迄清領, 每遇外海有商船遭風撞礁擱淺, 沿海鄉愚無不視為奇貨, 輒群趨前往。 船隻已沉者, 泅水撈摸漂流物, 情猶可原。 船隻未沉或僅擱淺, 竟誘稱代搬, 或乘危搶奪, 或冒險拾撈, 甚至連船板都悉數拆去, 貨盡船毀, 滅其形跡。 船隻飄洋失事, 不思援手反而劫掠, 豈是尚有人心。 今訂救護章程, 沿海劃分地段, 責成地方頭人, 繪圖造冊通告, 各自負責管轄海岸。 今後凡遇中外船隻遭風擱淺, 由就近營汛居民實力救助, 事後通報點驗會勘。
艾倫對新竹地方當局勸誡鄉民, 不得掠奪擅取失事船舶漂流物, 較以往積極, 表示肯定。 當天, 艾倫、 馬偕等, 共穿越20哩濱海沙地, 由香山經中港, 漂沙黏壤, 村居鱗疊, 鯨波漸盪, 胥收眼底。 橫越新月形沙崙 ( 後龍 ) 到對岸 桅牆林立 朝山區走 即抵新港平埔番社。 馬偕在此建立教堂, 招募信徒, 住民多數接受基督信仰。、,

4 則留言:

  1. 大家好、
    如果您想跟随英國駐淡水領事館員艾倫一道欣賞沿徒風景、(時代有些不同)、最好参看Jeffrey Hsu 和 Rock 両人、利用孔明車(単車)環島旅行的前幾天撮影記録。他的網站是 http://forestlife.info/about.html
    張三 登載

    回覆刪除
  2. 張先生:

    時代的確不同.好像有鏈腳車是1885年才發明的,照相機膠底片則是1889年.所以艾倫一行徒步南下,只能筆記旅途.情趣應是相同.

    謝謝指教.

    回覆刪除
  3. Hi there,
    Is Allen Curtis same as Herbert J. Allen?
    Cho-San

    回覆刪除
  4. Dear Cho-San:

    This article was probably translated from:

    Allen, [Herbert]. "On a journey through Formosa from Tamsui to Taiwanfu." The Geographical Magazine 4 (1877): 135-6.

    The above was posted on 3/4/2009.

    Apparently, the same person wrote another similar article:

    Allen, Herbert J. "Notes of a journey through Formosa from Tamsui to Taiwanfu."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 21 (1877): 258-266.

    Not sure why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used a different name, though.

    回覆刪除